厂房车间机声轰鸣赶订单,重点项目战高温抢进度……盛夏的马鞍山经开区,处处涌动着实干争先的热潮。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这里正以数字赋能为牵引,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马鞍山经开区坚持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不断巩固“千亿级”发展成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7月22日,亨利食品马鞍山智慧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工厂项目签约落户马鞍山经开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约230亩,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综合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并依托江南大学院士团队进行新风味、新产品研发。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具备年产30万吨西餐调味品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优强项目纷至沓来,发展才能乘势而上。
今年以来,马鞍山经开区狠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紧盯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积极应用产业链、基金、科技、应用场景等招商新模式,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招新引优。
上半年,马鞍山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重大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23万美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一个个优强项目在马鞍山经开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注入澎湃新动能。
偌大的厂房内,十余台升降车分散在各处,工人们正在进行高空作业;地面上,电焊、砌筑等施工同步开展,机器声此起彼伏,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日前,走进安徽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改造施工正在紧张进行。
“我们主要从事高端车用改性材料的生产销售,计划新建16条生产线,为整车厂提供近地化配套。”安徽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胜生表示,在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的同时,正全力以赴加快施工进度,计划8月底前竣工,尽快投产达效。
马鞍山经开区树牢“七未”理念,坚持一线调度、专班推进,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天工科技、圣翰新材料等28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84.8%;多邦珩磨、万智新能源等14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87.5%。
看现场——在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车生产基地,一辆辆“身披”各色涂装的新能源重卡从总装车间鱼贯下线、整齐列队,即将跨越山海、驰骋海外。
看数据——今年上半年,汉马科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26.83%、130.46%,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整车出口同比增长149%,延续“井喷式”增长态势。
作为全省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链主”企业,近年来,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的全面赋能下,汉马科技确立了“醇氢+电动”的技术发展路线,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和核心产品研发力度,坚定走上了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迭代的新技术、新产品持续激发新动能,拉动企业在新能源新赛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
马鞍山经开区始终高擎“强产兴业”大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移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智”“三电”产业,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能源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构建生态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已拥有包括蒙牛乳业、汉马科技、蜂巢能源、正奇光能、泰尔重工、格力电工、海底捞食品、达利食品等在内的规上工业企业220家,其中上市企业4家。
马鞍山经开区加快推动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创成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6家、省级智能工厂7家。越来越多的企业乘“智”而上、加“数”发展,不断塑造着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日前,省工信厅公布了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马鞍山经开区2项产品获认定。其中,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HK1100型油润滑滑块式万向联轴器”获评“国际先进”等级,安徽科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KXNHJ连续式造粒/预炭化一体化回转窑系统”获评“国内先进”等级。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实现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标志性产品。入选省级“首台套”,正是区域创新能力的直观体现。
马鞍山经开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把“关键变量”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增量”。园区现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3家、省级83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2家。
“项目订单持续增长,机电专业技术工人缺口增大。”得知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面临这一困难后,马鞍山经开区积极牵线搭桥、对接洽谈,促成公司与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达成订单培养计划,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人才是第一资源。马鞍山经开区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理念,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大引强同步、人才集聚与产业壮大互促、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同频,持续优化提升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激发优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人才“引育留用”一体生态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马鞍山经开区创新以“项目落地、技术引进”配置人才模式,随项目柔性引进专家人才;认真落实“一对一企业用工管家”服务制度,先后推动电子信息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一产一策”,针对性制定引育措施;充分发挥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深入推进校政企合作,新增校企合作单位50家;发挥中钢矿院国家级实验室、安工大科技园、华孚镁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大产业紧缺人才引进力度;积极举办各类产才融合创新大会,开展“经”英荟人才系列恳谈活动,建立“有需必应、接单即办”的人才服务机制,积极为人才办实事、解难题;引进“荐才专家”,并与高校开展人才交流对接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人才链、创新链,全面激活人才资源,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2000余名。
围绕金山高铁新城和北区城市更新、南区全域土地整治,推动生产、生活、服务全面融合;红星中学新校区、星光学校、市妇联幼儿园经开区分园等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建设经开区企联女工家园托育中心,获评“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称号……马鞍山经开区持续把服务人才的“关键小事”办实办好,着力让人才生活更舒心、工作更顺心、发展更安心。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马鞍山经开区持续深化“经心办”服务品牌内涵,抓实抓细金融、科技、人才、用工等各项服务,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提供全要素保障,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发展竞争力和企业获得感。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共性问题,马鞍山经开区创新推出“经采易贷”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融资7.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等融资堵点;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参与组建新兴产业母基金、新质生产力、芯屏产业等6只基金,总规模达43亿元;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和“无证明城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经产链盟供需对接会等,解决涉企问题400余个。(刘挺 王文生)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